首页 资讯 正文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常委刘媛: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体育正文 80 0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常委刘媛: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常委刘媛: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刘媛(右二)在宁夏灵武市郝家桥镇指导番茄病虫害防治。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刘媛: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常委,宁夏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研究员,宁夏农作物病虫害防控首席专家。

说起来,记者和刘媛算得上“旧识”了——同为宁夏回族自治区(níngxiàhuízúzìzhìqū)政协常委和资深的无党派人士,在调研(diàoyán)或者会议(huìyì)中经常碰面,一来二去,就熟悉起来。

今年全国土地日前夕,一个风和日丽的(de)上午,记者在一次调研中和刘媛相遇,边走边聊间,听她讲(jiǎng)起这些年的履职故事……


三十载(zài)“虫口夺粮”的坚守


刘媛的专业是植物保护,自1992年大学毕业,她就扎根(zhāgēn)宁夏田间,从事植物保护工作已逾三十载(zài)。

“‘植物保护’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虫口夺粮’。”刘媛笑着解释,“换言之,病虫害不防治或防治不及时,就无法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她(tā)和团队的研究项目正是(zhèngshì)针对如何既减少农药使用量,又能(néng)确保农户稳产(wěnchǎn)增收。

农业虽是(suīshì)个苦活(kǔhuó),刘媛却乐在其中。无论晴雨寒暑,试验地里总能看到她和团队成员辛勤耕耘的身影。

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媛团队围绕宁夏主要粮食作物病虫草害开展监测预警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yánjiū),集成的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在全区(quánqū)推广应用,实现了农产品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双重效益(xiàoyì)。

2021年6月(yuè)正值宁夏番茄上市季,在银川市永宁县佳蕾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种植田间,刘媛(liúyuàn)通过监测设备(shèbèi)发现了番茄潜叶蛾(é)。“第一次在宁夏见到这种害虫,真是吓了一跳。番茄潜叶蛾是外来入侵物种,被称为番茄上的‘埃博拉病毒’,严重时可(kě)导致80%至100%的产量损失。”

团队当即在(zài)全区开展全面(quánmiàn)普查,发现此虫害已在多地出现。为(wèi)有效防治,刘媛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研究害虫的来源、生活习性、危害及有效防控(fángkòng)。“最终,我们通过推广应用集成的番茄潜叶蛾绿色防控技术,有效遏制了番茄潜叶蛾在全区的危害。”

近年来(jìnniánlái),刘媛团队的研究方向拓展至主要蔬菜(shūcài)病虫害全程(quánchéng)农药减施增效(zēngxiào)技术。团队在番茄、黄瓜、西蓝花等主要瓜菜病虫害全程农药减施增效技术试验示范(shìfàn)上,集成了以病虫害预测预报为基础的农业生态调控、化学农药减量防控、高效植保机械施药等技术模式,从源头上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各类(gèlèi)成果和荣誉也接踵而来:全国农牧渔业(nóngmùyúyè)丰收计划奖、神农中华农业(nóngyè)科技奖、第五届中国(zhōngguó)植保学会青年科技奖等(děng)奖项20余项;第十四届自治区科技进步奖、宁夏青年科技奖等省部级荣誉11项;“塞上农业专家”、自治区“313人才工程”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

“每年,刘专家都会到我们的农田(nóngtián)和大棚里实地指导,她讲解的知识浅显易懂,非常实用。”提起(tíqǐ)刘媛,银川市兴庆区通贵乡(tōngguìxiāng)司家桥村种植户陈威充满了感激。


“塞上植物医生”的(de)履职答卷


成为(chéngwéi)自治区政协委员后,刘媛将专业所长转化为履职的优势(yōushì)。田间地头不仅是她的科研阵地,也成为她了解民情、收集民意、宣传政策的一线(yīxiàn)平台。

2023年(nián)8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建立三级政协委员(zhèngxiéwěiyuán)服务“六特”产业工作站,每个工作站设牵头(qiāntóu)委员1名,经大家推举,刘媛成了“冷凉蔬菜产业工作站”的牵头委员。

在刘媛(liúyuàn)等委员的(de)努力下,工作站累计开展技术服务354次,服务市县区27个,服务基地、农业经营主体等56家,组织(zǔzhī)培训113场次,培训3.5万余人次。

数字固然可观,但是对于万千农户的多样需求,跑断腿也无法帮助到所有(suǒyǒu)农民,怎么才能(cáinéng)更有效地为老百姓服务?刘媛陷入深深的思考。

抖音、微信(wēixìn)等新媒体平台功能让刘媛豁然开朗:“网络通达(tōngdá)四海,为何不通过网络解决农民朋友的问题呢?”

说干就干。2024年4月5日,刘媛正式开通抖音(dǒuyīn)账号——“塞上植物医生”。《玉米苗后除草正当时》《小麦叶片发黄不一定是病害哦》《番茄潜叶蛾绿色防控(fángkòng)技术》……一场场生动的“田间课堂”上线,将专业的植保知识和(hé)复杂技术以(yǐ)通俗易懂的语言送入千家万户,不仅创新了植保知识的传播方式,也开辟(kāipì)了履职的新通道。

截至目前,刘媛的抖音号(hào)和微信视频号已发布70余期短视频,视频点击(diǎnjī)量超过(chāoguò)20万次,除了注重形式创新,她还积极与粉丝互动,回应网友的留言和提问。“有的种植户认为你既是(shì)政协委员,又是专家,讲得肯定没错。”说到与网友的互动,刘媛很是开心。

以一窥百,一组数字侧面印证了刘媛在履职工作中的努力和成效(chéngxiào)——

2023年,她(tā)撰写了(le)《关于加强我区植保体系建设的(de)建议》等4篇社情民意信息和《破解“六特”产业发展与耕地保护矛盾的建议》等10余篇调研报告。其中《立即开展小麦病虫害防控全力保障夏粮丰产丰收》等获相关领导批示(lǐngdǎopīshì);

2024年,她参加政协各类会议30次,参加学习、发言(fāyán)17次(篇)。提交4件提案,其中《关于(guānyú)推动我区冷凉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被并(bìng)案后列为重点提案。撰写了《关于设施蔬菜优质新品种推广的建议》等(děng)11篇社情民意信息和《关于农作物病虫害科学防治(fángzhì)有关情况的报告》等10余篇调研报告;

2024年,她联合其他委员组织参加履职活动41次。其中,邀请农业农村部、中国农科院、宁夏农科院知名(zhīmíng)专家(zhuānjiā)开展技术(jìshù)交流讲座4次;

2025年,她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提交了关于(guānyú)《推进宁夏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并提交《关于加快我区植物保护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设的建议》等(děng)社情民意信息,均被立案(lìàn)或采用(cǎiyòng)。此外,她还(hái)多渠道开展农作物高效种植、土肥精准管理、农药科学使用、病虫害识别防治等技术培训、技术服务……

问及梦想,刘媛说:“我希望看到广大农民有好(hǎo)的收益、奔向幸福新生活。”作为政协委员和农业(nóngyè)科技工作者(gōngzuòzhě),忙碌的她正一步一个脚印朝着这个梦想前行。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常委刘媛: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